新闻网讯 10月27日,学校党委召开常委会,认真听取教务处关于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的情况汇报,进行专题研究,对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指导意见。国家民委专职委员、校党委书记张京泽主持会议并对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会议指出,中央民族大学一流大学建设,关键要抓好一流师资队伍建设和一流人才培养工作。根据国家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要求,学校要加大经费投入,实行政策倾斜,大力支持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学校相关部门和相关工作要服务于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
学校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工作,要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针对突出问题,提出有效解决办法;要加强文化引领作用,注重理念更新和方式方法创新,提高教学工作成效。
会议强调,要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工作要突出特色,加强“名师”、“名课”、精品教材等教学资源建设。结合招生就业情况,抓培养、出人才、补短板。
会议指出,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有效的教学管理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引导学生加强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近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紧密结合学校实际,针对本科教学工作,制定了《中央民族大学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意见》《中央民族大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016-2020)》,就全面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了总体部署和全面安排,进一步加强了本科教学工作的顶层设计,在《中央民族大学综合改革方案》《中央民族大学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央民族大学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建设方案》中,提出了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和要求;通过实施《中央民族大学本科专业机构调整与优化工作方案(2013-2015)》,在稳定本科专业规模的基础上,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专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了人文类、社科类、理工类和艺术类专业布局相对平衡,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格局,全校现有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北京市特色专业,2012年在全国“985工程”高校本科专业评价中,学校有4个专业获评五星级,8个专业获评四星级专业;通过不断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全面实施了大类招生培养,形成了“民族语零起点人才培养”、“民族语+应用专业人才培养”、“一带一路建设+传统专业人才培养”和“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四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全校18个院系参与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比例达75%,改革成效明显,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和充分肯定;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构建了“全过程、贯通式、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全员、全程、全方位、全环境”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十二五”以来,学校加大经费投入支持了2953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有13项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位列全国“985工程”高校前列,资助52类学科竞赛,其中国家级及国际获奖233项,省部级获奖1228项;通过建立实施校领导班子深入基层“五个一”工作制度、校院和学生三个层级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本科教学质量年报工作制度,加强教学质量监控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了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