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11月4日,由中央民族大学法治政府与地方制度研究中心、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文化法治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中央民族大学知行堂举行。来自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国务院法制办、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山东大学等二十余所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学者近百人参加。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韩轶、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副主任丁娥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法治政府与地方制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化法治体系建设研究”首席专家熊文钊在开幕式上结合十九大报告精神对此次会议主旨进行论述。他认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报告将文化发展提到了新的历史高度。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为执政党的新理念之一,回应了时代关切,符合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熊文钊指出,我国文化法治建设与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相比,仍然任务艰巨。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宏观的战略部署上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征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文化法治建设提供了新的遵循。具体而言,如何进一步完善文化立法、加强文化执法建设、建成公民文化权利的司法保障体制和养成全民守法的良好氛围等,是我国当前文化法治建设所面临的主要任务。
开幕式后,研讨会进入专题讨论环节。此次会议共分为五个专题,分别是“文化法治的基本理论”、“文化法治建设的现状与问题”、“文化事业法治问题研究”、“文化产业法治问题研究”以及“文化法的实施问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化法治体系建设研究”项目子课题负责人,在各专题部分进行了主题发言。
本次学术研讨会得到了国内相关学者和实务界的支持。从理论到实践方面回应了我国文化法治建设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和现实关切,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法治体系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