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中国人民大学许海云教授:国际冷战史研究中的话语、档案、写作与方法

来源:历史文化学院     发布时间:2017-11-09   编辑:赵婷婷   打印   字号:
  新闻网讯 11月7日晚,历史文化学院“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系列讲座第三十三场“国际冷战史研究中的话语、档案、写作与方法”在文东1106教室开讲,本次讲座由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的许海云教授主讲,胡晔老师主持,我院世界史研究生以及一些本科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许海云教授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国际冷战史研究中的方法和理论。首先,许教授讲述了国际冷战史研究中的话语问题。当前,国际上对于冷战史研究的话题空前丰富和多样化,不仅仅表现在学术研究所依据的史料空前丰富,研究视野空前扩大,而且学者们关注的学术领域大为丰富,研究理论有长足进步,研究方法亦开始趋向多样化,这些都成为国际冷战史研究的一些新学术特征。其次,许教授又为我们讲解了国际冷战史研究档案的现状。国际冷战史所依据的档案不仅日趋丰富,而且在研究中能够做到相互补充和印证,档案的发掘、整理和利用能力显著提升。不仅如此,国际冷战史研究的创新还表现在能够利用多国档案,展开综合比较研究。从冷战敌对双方看彼此,对各种政策与行为进行互相比对,研判各自政策的合理性与非理性,更正了过去冷战史研究模式中先入为主的先验论逻辑。第三,许教授提到了当前国际冷战史研究的写作规范化。作为历史学中的一门新型学科方向,和历史学研究中的其他学科方向相比,冷战史研究的历史相对较短,因而在理论研究、方法、技巧以及方法等方面,还显得非常稚嫩。但是,国际冷战史的兴起及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正在弥补这一缺憾,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注意冷战史研究成果的表达,规范冷战史的写作,包括史料利用,学术观点借鉴,引注规范等。最后,许教授谈到了国际冷战史的研究方法。近年来国际冷战史研究充分借鉴了其他社会学科的研究方法,例如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等,将上述学科的研究成果、视角以及方法运用于国际冷战史研究,使得国际冷战史研究方法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许教授认为,随着国际冷战史研究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使其能够在当前的国际问题解读、国际政治与安全现象分析、国际斗争规律探索中,获得更大的发言权,使冷战史研究更接地气。
    讲座结束后许教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的解答,并指出当前国际冷战史研究,在理论上的不断发展与成熟,将带动学科发展,使冷战史的学术解释更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
    许海云教授在讲座中引用了许多具体的事例并加以评述,生动形象、风趣幽默,使得整个讲座气氛活跃、热烈,同学们受益匪浅。

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中心,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网作品的应注明“来源:中央民族大学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联系方式: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中心 mucxcb@muc.edu.cn

中央民族大学官方微信中央民族大学官方微博中央民族大学官方B站中央民族大学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