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袁桂林教授:农村教师弱势地位分析

来源:教育学院 乔婧     发布时间:2017-10-16   编辑:潘妩媚   打印   字号:

  新闻网讯 10月11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袁桂林老师应邀来到学院会议室开展关于“农村教师弱势地位分析”的讲座,讲座由苏德院长主持,教育学院师生参加了讲座。

  苏德教授首先为全体师生介绍了袁桂林教授。袁桂林教授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理事。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农村教育、高中教育政策研究。先后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加拿大国际发展署、美国富布莱特基金会等项目资助,曾获得曾宪梓优秀教学奖,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境外进修学习的同时从事合作科学的研究。已完成多项国家重点科研课题,并发表了100多篇学术论文,出版了10多部学术著作。

  在讲座中,袁老师主要强调在供给侧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农村教师的弱势地位依然受到广泛关注。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袁老师提出了四个措施:第一,在农村学校实施的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相应的政策应该彻底,应该是工作、人事关系的整体调动,而不是简单地对口扶持。第二,教师编制应该消除歧视到统一,取消城市、城镇、乡村的三分法。第三,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涉及到对农村教师荣誉证书价值的讨论,奖励机制应当产生实际效用,否则会依然存在教师懈怠的情况。第四,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随后,袁老师提到两个政策:特岗计划和免费师范生。特岗计划是三年落编,但是在实际过程中,落编时当地政府会有更好的师资力量的选择,因此,教师政策存在时间差,我们应该不断完善。而免费师范生存在的问题是,毕业后免费师范生很少真正投入到乡村教育事业中,很多选择更好的就业机会或转行,所以如何使免费师范生与乡村教育建设接轨也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袁老师认为,免费师范生应该从基层政府开始办,或者我们可以实行后补政策,即免费师范生在入学时可以通过贷款缴纳学费,毕业后,如果真正投入到乡村教育中,国家政府再把这部分的学费免除,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流失。

  在讲座临近结束时,袁老师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们探析,分别是:中央政府如何支付教师工资?政策目标群体如何确定?如何做好政策实现的机制设计?让参与的师生们对这个讲座有了更为深入的思考。

  本次讲座的内容丰富,强调了农村教师的不可替代地位,所谓“凡益之道,与时偕行”,相信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和相关政策支持下,农村教师的地位在日后发展中会得以提升。


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中心,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网作品的应注明“来源:中央民族大学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联系方式: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中心 mucxcb@muc.edu.cn

中央民族大学官方微信中央民族大学官方微博中央民族大学官方B站中央民族大学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