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10月24日上午,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陈怀宇副教授在文华楼东区1106教室举行了《语言、身体与德行:解读韦皋< 西川鹦鹉舍利塔记>》的讲座。此次讲座由历史文化学院蒋爱花老师主持,李鸿宾教授出席讲座,历史文化学院本科生及古代史、历史地理方向研究生共计60余人参加了此次讲座。
陈老师先用“密歇根枪杀案”、《开元天宝遗事》中“鹦鹉告事”这两起事件引出鹦鹉对于案件的影响与审判,并简明指出了鹦鹉是一种具有“德行”的动物。随后,陈老师讲解了从有关佛教记载中看鹦鹉在其宗教思想意识形态发展中所具备的某种“特征”以及鹦鹉对当时传统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如唐人看待鹦鹉与汉人对待鹦鹉的态度及认知,两朝相关阶层的知识分子对鹦鹉所具备的功能认知,都是具有明显的区别性。随佛教传播而来的鹦鹉及佛教中有关鹦鹉的事迹及记载,均不断影响当时人的语言、身体甚至德行。最后,陈老师以西川节度使韦皋所著《西川鹦鹉舍利塔记》来解读传统中国古人对动物的认知,以及对动物所具备的德行的认知。
陈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她从鹦鹉具备的语言能力、鹦鹉式的身体造型、鹦鹉在古代社会中的作用所体现出的德行三方面来解读,以此来了解在佛教传播过程中,传统古人对于鹦鹉所赋予的某种价值观念和思想认知。蒋爱花老师对陈怀宇老师的讲座作了简要的评述。陈老师预留出了半个小时的时间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讲座最终取得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