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大人物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大人物 > 正文

李秋林:优秀,可以被重新定义

来源:大学生记者团     发布时间:2018-10-15   编辑:潘妩媚 赵荣   打印   字号:

  李秋林,中共党员,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广告学专业本科生,中国传媒大学广播与电视编导专业双学位,中国文化大学(台湾)广告系交换生。连续三年成绩专业排名第一,综合测评排名第一,现已通过研究生推荐免试被武汉大学录取。曾任院学生会主席、校学生会挂职副主席、校话剧团副团长、文传学院14级党支部书记和广告班班长。曾获宝钢奖学金、2014-2015学年国家奖学金、2015-2016学年国家奖学金、中国电信奖学金、北京市三好学生、专业一等奖学金、学校优秀学生干部、民大演说家冠军等37项校级及以上的奖项及荣誉。


源于热爱,勤学善思谋发展

  谈及自己的专业,李秋林的眼睛里充满了光芒。“当时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我所有的目标专业都填报的是广告学,没有再选择其它的专业。”

  因为热爱,他选择了从一而终地坚守,也交出了一份令人惊叹的答卷,大学四年综合测评成绩排名第一、学业平均成绩排名第一。怀着对专业的热忱以及对自身的严格要求,他不停前进。2016年,李秋林被录取比例仅为0.0039中国传媒梦工坊录取。这些成绩都是对他心中那团热爱之火的最好回馈。

  在学术研究和科研活动方面,李秋林积极参加各项学术研究和学科类竞赛,完成了两次国家级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和一次北京市级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在非学科类竞赛中,他也积极参与学校和学院举办的各项活动,荣获“北京市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三等奖”“中央民族大学民大演说家冠军”“中央民族大学简历设计与面试大赛二等奖”等荣誉。


团结协作,坚守责任献力量

  2015年10月26日,李秋林同学成为了14级文传学院发展的第一位党员。在任支部书记期间,他在学院党委的指导下完成了党员发展工作与预备党员转正工作,并协助党委进行公众号的运营。

  李秋林积极参与学生工作,曾担任院学生会主席、中央民族大学学生会挂职副主席和中央民族大学艺术团话剧分团副团长。作为14级广告班班长,他带领着班级同学以全校最高分获得北京市优秀班集体和北京市优秀团支部的荣誉称号。而他自己也曾获得“中央民族大学优秀学生干部”、“中央民族大学优秀学生会干部”、“中央民族大学优秀挂职干部”等荣誉。

  李秋林说,自己在大学生活中最难以忘怀的就是和同学们一起团结合作的经历。“当时为了‘动画设计’这门课的期末作业,我和同学们连续熬了三个通宵,交完作业以后人也晕得走不了直线了。现在想想确实挺辛苦的,但回过头看,一群人这样专心地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奋斗,最后能得到一个美好的结果,一切也都值得了。”


磨炼自我,全面发展创未来

  学习专业知识之余,李秋林还做过不同种类的实习工作。“因为当时对于自己的未来没有那么清晰的规划,就想通过尝试不同的工作找到自己最喜欢的那个。”实习的经历让秋林领悟到了踏出第一步的重要性,“记得第一次做影视特效的工作时,真的是硬着头皮在做。但在作品完成以后反思归类,就发现其实同类型的任务自己都可以胜任了。”李秋林曾公费前往香港参加全球500强实习,也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担任财经记者,多次独立发表新闻报道。

  李秋林热衷公益及志愿活动,志愿时长达174个小时。他曾参加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县水库村青龙完小的暑期支教活动,并得到当地电视台和报纸的报道。在APEC会议期间,他有幸成为了APEC会议各国元首晚宴民族迎宾方阵的志愿者。积极投身公益活动,获得了“中央民族大学优秀志愿者”称号和“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十佳志愿者”称号。

  在课余时间,李秋林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尤其是话剧演出和演讲,这是他难以割舍的爱好。他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国家级话剧比赛,并于2015年12月代表我校参加北京市的话剧小剧场竞演。截止目前,李秋林共主演5场话剧、参演12场晚会、主演6部微电影,主持4场晚会,参加演出近50场。

  如何兼顾平衡自己的学业、工作与兴趣呢?李秋林的答案关键词则是“效率”。“一定要告诉自己每件事都要在固定的时间里做完,这样才能平衡自己的工作和休息时间。”

  谈及未来,秋林希望能够保持初心,找到自己喜爱的工作,照顾好父母。他说:“大学生活是人生中一次全新的开始,要多倾听、多思考,做自己想做的事,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或许,这也是对广大新同学们最好的勉励吧!

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中心,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网作品的应注明“来源:中央民族大学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联系方式: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中心 mucxcb@muc.edu.cn

中央民族大学官方微信中央民族大学官方微博中央民族大学官方B站中央民族大学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