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大人物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大人物 > 正文

敖颜思文:用时间丈量责任

来源:王昭     发布时间:2018-05-28   编辑:潘妩媚 赵荣   打印   字号:

  敖颜思文,本科四年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本科毕业后于2016年8月赴湖南怀化溆浦县山背村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经过一年的磨砺,2017年9月回归民大,研读宪法与行政法专业,获研究生入学专业一等奖学金,现担任法学院研究生团委副书记。  

  走路脊梁挺得笔直,双眼笃定望向前方——这就是敖颜思文:外表有着法律人的刚正之气,说话显露出法律人的缜密之风;深入了解,又发现他坚毅的外表下裹藏着一颗温情柔软的心。他喜欢讲故事,无论是支教还是做学生工作都能通过故事为身边的人带来欢乐;也喜欢思考问题,在迷茫之后探寻事物的本质,找到出路。 


山背支教 道阻且长

  山背村是湖南省溆浦县最边远的山区村,主要居住着瑶、汉两个民族,全村共1900多人。山背村小学作为中央民族大学的长期支教地点,2016年8月又迎来了一批新的学生志愿者,领队便是敖颜思文。“偶尔停水停电、没有网,交通不太便利,当时觉得最可怕的是,夏天喝水的时候还会看见虫卵,后来也就习惯了。”这是志愿者刚到山背的情形,也是他们一年支教生活的常态。与山区不便利的环境相比,最让敖颜思文寝食难安的是当地学生家长教育理念的问题:很多人认为学习好就可以了,不必花精力在课外知识上。为了改变这种观念,敖颜思文发现湖南学生对红色老区、对毛主席都怀有崇敬之心,所以常常从讲述中国近现代历史和中国共产党发展的故事,以及毛主席、邓小平等伟大领袖的个人成长故事开始……通过这样轻松活泼的形式,来开阔当地家长和孩子们看待世界和周边生活的视野。

  刚接手二年级的时候,班上语文很少人及格,他尝试了很多办法,“可能会在课堂前20分钟讲讲小故事、小笑话,或者猜谜语呀,我也比较擅长,有时候会和他们玩文字小游戏。”这种方式看似花费时间,但课堂上的启发性学习常常会延伸到课外。比如孩子们会主动查字典,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也就把查字典这门技能学会了。“半学期后班里有好几个学生语文成绩都能上90分了。”他深感欣慰。

  除了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支教团的老师们也非常关心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他们每天放学后会跟着一位学生做家访,无论刮风下雨,很少中断。这种做法既有助于了解学生们的家庭情况、为针对性教学奠定基础,也拉近了支教团与当地村民的距离,“村民们对我们很亲切,会热情地拉我们到家里做客,还又会让孩子们为我们送来竹笋等食物表达谢意。”

  给孩子们留下有意义的东西,是支教团每一位成员的愿望。他们许下了承诺,在孩子面前不说方言、不讲脏话、不散布消极情绪。他们将简简单单的几句话落实到支教三百多天的日常里。同时,他们自己也在悄然发生了改变——普通话说得更加标准,性格变得更加温和,看待世界的方式变得积极乐观。

  一年的支教生活很辛苦,但真正离开的时候又觉得很短暂。敖颜思文希望他为孩子们留下的不只是知识,更是正确认知整个世界的态度和方法。  


源于责任 做精做深

  大一刚入校,和多数人一样,敖颜思文参加过很多学生组织的面试,最终在法学院志愿团扎根、成长。从偶然入团,到最后将志愿团打造得有声有色,这对于做事力求卓越和完美的他来说又是某种必然。

  从做志愿陪跑工作到担任团长,他从活动的参与者变成了组织者,“我常想怎么能把法学院甚至是全校的学生吸引过来。”敖颜思文将视野扩大到整个学校甚至周边社区,志愿服务形式也更加丰富、更加接地气。除了固定的“温暖衣冬”“图书漂流”,法学院志愿团积极与周边社区、海淀区消费者保护协会、北京市知识产权法律援助中心合作,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活动。

(左三为敖颜思文)

  “改变世界不是志愿活动的初衷,它也不擅长改变世界,但它能做得是改变世界观。”这是他在志愿这条路上的心得。在法学院法律诊所老师们的指导和带领下,为周边三个社区提供专业法律服务,是他们的日常工作。活动内容从单纯的宣传到以援助为主,活动范围由校内到涵盖周边社区,他逐渐发现,倾听居民的心声,为解决问题提供思路与方法,这些已经于无声处改变居民们的心态与观念,排解忧虑。组织“社区青年汇活动”、开展社区免费咨询日、参加法律文化节……在法学院志愿团的日子里,他和同学们深入社区,宣传法律文化,他们一直在坚持。这些经历也让敖颜思文对法律的定位与认知更深——看似微不足道,却有无限力量。学生工作很复杂也很累,难免出现突发情况,每每遇到这些,他都会挺身而出。被问及为什么能坚持这么久时,他很坚定地回答:“因为我是主席,我是团长,我必须坚持。”  


日新月异 充电续航

  敖颜思文是一个阳光“宅男”,为人低调,爱好广泛。他喜爱传统曲艺,爱看足球,但更崇敬竞技场上永不服输的精神。他对新事物、新知识颇感兴趣,在求知之路上从未止步。进入研究生阶段后,阅读学术论文和读书是他一直坚持的习惯。某次舍友们围在一起,饶有兴趣地探讨一本自己并未涉猎的书,他不免有些失落,随后直接去图书馆借来恶补了几个晚上给自己充电。自己回到寝室后胸有成竹地邀舍友讨论书中的内容时,却发现他们已经转向研究另一本书了。对于这件小事,他不禁感慨人与人之间获取信息的差距之大、现代知识更新速度之快。因此,自律与博学愈发珍贵。

  谈到对未来的规划,他有过律师梦、法官梦,也有过做公务员的想法。他常说:“做一些事,不是因为能给你带来好处,而是因为你坚信这件事是对的。”就像他当初选择加入志愿团,选择支教,选择用一颗火热善良的心感染身边的人。时间的长度可以无限延伸,肩负的责任也会愈来愈重。敖颜思文在不停地播种耕耘,也在静静等待时间的馈赠。

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中心,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网作品的应注明“来源:中央民族大学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联系方式: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中心 mucxcb@muc.edu.cn

中央民族大学官方微信中央民族大学官方微博中央民族大学官方B站中央民族大学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