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瑞华是中央民族大学理学院辅导员,中央民族大学创新创业中心导师,主讲《大学生创业教育》、《创新与创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曾获全国民族类院校就业创业课程比赛一等奖、北京市高校创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一等奖、教育部首届全国高校创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二等奖。2015年5月,代表中方教师为参访的蒙古国青年代表团进行创业教育示范授课。
“肖老师,虽然他不高大,但是他的课有趣,人也有趣啊。”学生们常常这样评价肖老师。
幽默是真,用心也是真
经历过抢课大战的同学们都知道,每学期公选课自主选课时,肖老师的创业课都是抢手课。除去创业课外,肖老师还开设了许多其他课程,无论是哪一门,都深受学生好评。以他的心理健康课为例,大多数同学印象中的心理健康课可能都自带 “无趣”的标签,但是肖老师的心理健康课却是一个例外,没有枯燥的长篇理论,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小案例或者一本漫画,由此出发进行相关讲解和延伸。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加上妙语连珠的老师,这样的课怎么能不火爆呢?

在老师看来,他一直以自己最为自然的状态授课,没有什么是刻意为之的。肖老师说:“所有的教学风格都服务于课程、课堂本身。你讲的东西要有足够吸引力使得学生能抬起头来,如果做不到,就输给手机了。在平时的授课中,有时会因时间、场地等条件的限制受到一些影响,也因此不得不琢磨出一些小的‘设计’,使整节课更紧凑、更充实。”课堂上,肖老师讲到的有趣的小故事和那些随口一提的例子,其实背后都不乏肖老师在课下认真的思考与安排,一切都是为了让学生尽可能学到更多。
“买一赠一”绝不让学生“吃亏”
老师的授课内容基本围绕教学大纲展开,当所有的知识得到充分地阐释后,老师也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大量的知识累积,为同学在书本的基础上进行内容、思想上的多方面拓宽。肖老师戏称其为“买一赠一”。“有一些东西不能单靠课本知识传授,这时我会以我个人的经验和经历去解答释疑,有时候会提供恰当的思路和建议,从而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和探索。”肖老师如是说。
走到哪儿学到哪儿
读书和旅行,总有一个在路上。旅行是肖老师的假期最爱:“每当我到一个地方旅游后,回家都会在家里的地图上插一枚彩色图钉来做标记。”老师在读大学时爱上了旅行,曾经在地图上插过的图钉也不计其数。“在旅途中,能看到更多,也会想的更多。”他喜欢去大街小巷,去看看当地人们的生活。“去泰国旅行时,我看到了遥控彩色变光LED灯大量被使用,而在咱们这儿还尚未普及,这就可以和我的创业课联系起来,成为一个创意展示的案例,灯泡本身也成为一件教具。”每一次旅行,都可能会使肖老师的教学更饱满。“旅行可以带上放松的心情,但不能忘记带上眼睛,更要带着脑子。”为人师者必然有着对教学资源的敏锐洞察力。
我更愿意做成长的见证者
“在校同学一般称呼我‘肖导’,毕业生都叫直接叫我‘老肖’,叫什么的都有。”肖老师作为辅导员已经有九个年头了。回想刚毕业成为辅导员时,肖老师怕学生错过好的机会,于是在各方面都实行严格的管理,对同学们来讲几乎是百分之百的“人生导师”。这种管理方法效果显著,学生们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都高于预期。然而肖老师并不满意,通过反思他发现这种方法也存在着问题,比如很多事情忽略了让学生自己思考的过程,所有的注意事项都被他人告知并不是最好的办法。他认为学生需要不断地自我成长、自我历练,老师过早、过多的介入,从长远来看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要“断奶”,更要“适当残忍”,大学老师扮演幼儿园阿姨的角色,是“以爱的名义误人子弟”。所以,肖老师逐步调整管理学生的方式,“我的角色很多,除了像‘人生导师’在很多方面给予学生引导,更重要的是作为同学们成长的见证人,陪伴着他们。”
“很多事情,你去做或许会小错不断,但是你不会犯下一个大错,那就是什么也不做。”肖老师说这是他对每个学生都要说的一句话。在采访中老师开玩笑说:“只要不违法乱纪,只要不违反校规校纪,只要对人对己无害,想到的事情就可以大胆地尝试,拿不准的都可以尽情问老师。”肖老师认为,大学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成长平台,作为大学生要勇敢去尝试、探索。同时,大学学习不仅仅是一个纵向学习的过程,还是一个横向拓展的过程。每个人要把握好大学时光,让自己的大学生活更精彩更充实。
经师易遇,人师难遇。肖老师作为教师,作为辅导员,他是经师,亦是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