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学校举行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揭牌暨对口帮扶四川省昭觉县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培训班开班仪式

来源:教务处(考试中心、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2021-11-11   编辑:宣传部(新闻中心)总编室   打印   字号:

新闻网讯 11月10日,我校举行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揭牌暨对口帮扶四川省昭觉县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培训班开班仪式。中央民族大学依托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与四川省昭觉县通过云端共同谋划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培训工作,探讨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仪式由教务处处长冯金朝主持,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宋敏为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揭牌,并做重要讲话。中央民族大学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人、对口帮扶四川省昭觉县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培训班的专家教师和培训师团队成员在主会场参加仪式,四川省昭觉县教育体育和科学技术局副局长八且伍沙带队在线上参与仪式。

宋敏指出,中央民族大学在七十年办学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厚的语言文字工作基础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经验,形成了本硕博等学历层次完备的中国语言文学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了一支名师荟萃的语言文字教学研究师资队伍,在服务国家语言强国战略方面产出了大批重要成果,营造了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氛围,成为培养坚定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各民族优秀人才的摇篮、语言文字研究挖掘保护的重要基地、传承弘扬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阵地、服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和中文海外传播的重要基地。

她强调,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使命激发新作为。面对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新局面,学校以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为依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作为重点工作,以推动语言文字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遵循语言文字发展规律,服务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和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五大领域统筹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民族地区的应用推广、中文在海外的传播、语言文字应用推广系列研究、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弘扬和国际交流合作等,全面构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体系,形成学校、媒体、地方全面合作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工作机制。

宋敏诚挚祝贺中央民族大学对口帮扶四川省昭觉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培训班正式开班,并预祝此次培训圆满成功。她指出,中央民族大学与大凉山有着深情厚谊,学校在建校之初就建立了彝语班,之后成立了彝语专业,现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下建立南方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彝语基础研究人才和彝族优秀人才。她强调:此次对口帮扶四川省昭觉县中小学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培训工作,是学校今年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的重点工作,学校多方汇聚语言文字教学资源力保圆满完成此次培训。

昭觉县教育体育和科学技术局副局长八且伍沙,就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在线示范培训的重要意义和培训保障工作进行了重点强调。他指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是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审美教育和加强校园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中小学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标准化培训工作,对于提高全县中小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此次培训教师要成为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实践者、传播者、倡导者和引领者。他表示,昭觉县教育体育和科学技术局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形成上下联动、协调一致、齐抓共管的培训工作机制,激发学员学习应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主动性、自觉性,切实增强培训效果,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昭觉县的推广普及,助力乡村振兴。最后他衷心感谢中央民族大学为此次培训做出的所有努力和付出,他相信在中央民族大学和昭觉县共同努力下必将圆满完成培训工作。

学校高度重视此次培训工作,制定了详细的培训方案和教学计划,组建了专家教师团队、培训师团队和管理团队。专家教师团队由文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和预科教育学院5名优秀教师组成,由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教师田静任牵头人;培训师团队由20名来自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的大三以上本科生和研究生组成。另外,学校充分考虑此次培训学员特点,在专家团队中配备了1名彝族教师和1名彝族研究生助理,培训师团队中配备了3名精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彝语的研究生助教,在管理团队中配备了1名原籍为四川省昭觉县的教师任联络人。

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中心,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网作品的应注明“来源:中央民族大学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联系方式: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中心 mucxcb@muc.edu.cn

中央民族大学官方微信中央民族大学官方微博中央民族大学官方B站中央民族大学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