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同心协力、踔厉奋发——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引发中央民大师生热烈反响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2-07-19   编辑:迟婧婧   打印   字号:

  新闻网讯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来到新疆考察调研,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习近平强调,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新疆。

7月12日至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新疆考察。这是12日下午,习近平在新疆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考察。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7月12日至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新疆考察。这是13日上午,习近平在乌鲁木齐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同《玛纳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亲切交谈。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7月12日至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新疆考察。这是13日上午,习近平在乌鲁木齐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参观《新疆历史文物展》。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在中央民族大学广大干部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表示,一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同心协力、砥砺前进,共同建设美好新疆。


中央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研究院)院长

张京泽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大学考察时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不断丰富和发展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性问题研究。各民族大团结的中国一定是无往而不胜的,一定是有着光明未来的,我们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然会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会到来。特别是这次总书记专门考察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强调各民族命运始终同中华民族整体命运紧密相连,中华文明是新疆各民族文化的根本所在。这是事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政治问题。

  我们要按照总书记考察新疆大学时提出的重要要求,充分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把握好“四对关系”,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性问题研究,把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贯彻到教育、研究中。作为民族高等教育的排头兵,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其融入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教育评价等全过程、各方面,保持定力、脚踏实地,同心协力、踔厉奋发,突出优势特色,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建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研究中心主任

彭 勇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期间,专程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参观了《新疆历史文物展》,观看了民族史诗《玛纳斯》说唱艺术展示。期间,总书记结合新疆历史发表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正在组织编纂的《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指明了方向。

  我们将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史观,充分挖掘和有效运用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等资料,讲清楚中华民族在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等各领域各层面从交往到交流再到交融的历史进程,揭示中华各民族之间日益密切的关系,引导各族群众看到中华民族的走向和未来,深刻认识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


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教授

杨桂萍

  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鼓舞民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调研时强调,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为做好新疆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新疆从相对封闭的内陆变成对外开放的前沿,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新疆值得期待。民族团结是新疆发展进步的根本基石,总书记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不断丰富和发展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总书记的讲话鼓舞着我们,强化立德树人精神,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把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加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等基础性问题的研究,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国心、中华魂贡献智慧。


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李天语

  总书记考察新疆时强调,要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开展涉疆对外宣传,完善“请进来”工作,讲好中国新疆故事。从媒体视角出发,好主题、好平台、好方法、好价值的四维传播方式共同组成了讲好新疆故事的基本路径。第一,好主题是指我们要聚焦新疆地区的特色元素,运用以小见大的方式进行精准的主题呈现与传播;第二,好平台则是指需搭建传播矩阵平台,强化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与传播方式的丰富化;第三,好方法是指要用好新兴媒介传播手段,赋能新疆故事叙事层面上的逻辑与技巧,从而更好传播深层文本价值与文化内涵;第四,好价值则是要聚焦坚定的社会基础与群众基础,呈现广大群众的幸福期盼,展示生动全面的美丽家园,共同描绘新疆篇章的伟大历程与前进方向。讲好新疆故事,就是讲好中国故事,就是全面、立体、生动描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绚丽图景。


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辅导员

艾克拜尔

  习近平总书记的新疆之行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新疆工作的高度重视。总书记考察的第一站是新疆大学,强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对于学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一名学生辅导员,我们要进一步将总书记的嘱托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启智润心,培根铸魂,做好学生的领路人。


教育学院2020级中国少数民族教育专业博士生

迪拉娜·叶尔肯

  总书记考察新疆让我备受鼓舞、倍感振奋。新疆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各民族更是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重要成员。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文化传承、社会发展、经济繁荣的根本前提。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博士生,我将继续不忘初心,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乘风破浪,脚踏实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把火热青春奉献到建设边疆的生动实践中,把论文写在河清海晏的祖国大地上,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润疆兴疆的一线教学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民大”力量。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20级民族学专业硕士生

米呢拉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我国的一个显著特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确立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经过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团结进步,这就是我们的民族理论和政策是好的、管用的的最好的历史现实证据。在新时代发展中,我们青年一代是社会发展的新兴力量、中坚力量,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我们青年一代更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不断学习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学术和实践上多层面多角度的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年一代的力量。


理学院2021级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

吴梦琦

  从大学、陆港区,到社区、博物馆,总书记考察的足迹让我更加充分感受到了党中央对新疆人民的挂念与关爱,文化润疆滋润到新疆各族人民心灵深处。今日新疆翻天覆地的变化,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离不开新疆各族人民的团结一心。随着我国扩大对外开放、西部大开发、共建“一带一路”等深入推进,新疆从相对封闭的内陆变成对外开放的前沿,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生活质量日益提高,强烈的自豪感与自信心已然根植于每一位新疆人的心中。

  作为一名民大学生,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树牢中华民族历史观,铸牢中国心、中华魂,运用专业知识为祖国繁荣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更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法学院2021级法学民族实验班本科生

赵梓蕊

  得知总书记考察新疆的消息,我激动万分。作为一名新疆籍学生,无论是上学、生活还是就业,都无不享受着党的优惠政策。身为高校学生,我将继续团结各族同学,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秉承"美美与共,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不断积累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勇担责任使命,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将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建设新疆、服务社会、报效国家中去,做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守护者、宣传者和促进者,让民族团结之花绽放在祖国大地上,成就更加绚丽的人生。


  56个民族拧成一股绳,保持定力、脚踏实地,同心协力、踔厉奋发,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斗!


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中心,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网作品的应注明“来源:中央民族大学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联系方式: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中心 mucxcb@muc.edu.cn

中央民族大学官方微信中央民族大学官方微博中央民族大学官方B站中央民族大学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