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知行中华丨大国边疆!出征!

来源:校团委   发布时间:2024-08-19   编辑:迟婧婧   打印   字号:


习近平文化思想与文化润疆

赴新疆乌鲁木齐市及喀什地区调研团,是中央民族大学会同中国人民大学,由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兼收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文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美术学院等老师同学的综合性团队。本团队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及喀什地区开展社会调研,重点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与文化润疆”问题进行研究,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推进中央民族大学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战略合作,用学术语言讲好新时代社会主义新疆高质量发展的新故事、新气象,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

数字经济时代边境地区农村集体

经济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本实践团聚焦数字经济时代下边境地区农村集体经济这一研究对象,并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一主题结合,探索如何促进边疆地区的社会和谐与文化繁荣。通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市、伊犁地区霍城县的深入调研,对当地的经济发展现状、民族团结建设等情况有系统的了解和认识。此次调研将大国边疆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田野课堂,以生动实践丰富学术理论探索。预期目的为本硕博学生学术选题、社会实践以及理论结合实践提供平台,通过对边疆地区的案例、数据以及经验收集整理,为数字经济背景下边疆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总结经验,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帕米尔高原雄鹰卫护国门百年——

塔吉克族守边固边兴边的代际传承

在辽阔的帕米尔高原,塔吉克族人民以他们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厚情感,代代相传地守护着这片神圣的国土。实践团前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塔什库尔干县达布达尔乡,从宏观上展现近百年来塔吉克族如何实践守卫我国西部国门、联通中亚的历史与现实使命;从微观上深度描述一个塔吉克族家庭三代人的家国情怀,展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中国西极案例。旨在深入挖掘和传承塔吉克族守边固边兴边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精神,进一步推动边疆地区的稳定与发展。

茶马古道重镇西藏林芝地区察隅县各民族语言文字

交往交流交融情况调查

本项目由学校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联合设立,聚焦边疆地区各民族人民以语言文字为载体开展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和现状,深入茶马古道重镇察隅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志愿服务、《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中各民族“三交”故事宣讲和各民族语言文字交融发展调查研究,推进各民族学生充分领略“大国边疆”中国式现代化成就,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客观规律,并在社会实践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陆地边境地区公共服务与人口迁移流动

约2500万人口居住在仅200万平方公路的陆地边境地区,边境地区人口迁移流动事关稳边固边、兴边富民大计,通过推动边境地区公共服务提质增效提高边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促进边民生计发展和高质量就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实践团队负责黑龙江省、吉林省十个边境县的数据调研,依托中国兴边富民数据库——有我国陆地边境地区代表性的“家户—社区—县域”面板数据开展分析定量和质性研究来回答此问题,厘清陆地边境地区公共服务对人口迁移流动影响及其机制,为固边兴边富民行动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兴边固边: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

城乡社区建设与发展的延边经验研究

社区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单元,是各族群众生产生活与交往交流交融的共同场所,是兴边富民、兴边固边的具体实践场域,实践团考察边疆城乡基层社区建设与发展经验,感悟中国新时代治疆方略,探析兴边固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延边经验,用学术语言讲好新时代边疆故事,更好揭示边疆地区城乡基层社区落实和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机制,促进边疆地区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进步。

中国历史与现代的生态链接

河西走廊地处中国西北地区,历史上是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的交汇地带,具有独特的多元民族文化特征。其中,兰州、武威、张掖在该地区有着不同的地理和环境条件,以及不同的民族群体和文化习俗,这些因素对于该地区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着近年来对民族文化多元性的重视与研究,本次调研旨在通过对兰州、武威、张掖的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研究,探析这些地区在多元民族文化历史上的互动与交流,并分析此互动对其文化发展的影响。

新时代的长城保护与中华文化的创新性传承

孕育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青海省,同样伫立着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长城。作为中华民族重要象征的长城,既见证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也构建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精神家园。实践团选取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作为调研地点,探究长城保护与当地发展之策,寻访中华民族文明之源,尤其注重在新时代,如何更好地将长城基因赓续与中华文化创新性传承。

多元一体的天山长城与民族交融寻迹

实践团深入探索新疆境内的长城文化及其与民族交融的历史脉络,聚焦于昌吉、乌什、喀什等地,通过实地考察长城遗址与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挖掘长城背后的文化价值与民族交往故事,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此行将结合长城保护、修复及民族文化的传承,展现长城精神与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云南丽江迪庆藏传佛教

寺庙所见汉藏文化交流

自明清以降,藏传佛教在云南省丽江市、迪庆藏族自治州传播开来,吸收当地各民族的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佛教形式。实践团以丽江、迪庆的藏传佛教寺庙为例,通过调查研究两地藏传佛教寺庙的历史与现状,进而讨论该地多民族交流与融和的历史过程,用学术语言,讲好“三交”故事。

756E

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中心,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网作品的应注明“来源:中央民族大学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联系方式: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中心 mucxcb@muc.edu.cn

中央民族大学官方微信中央民族大学官方微博中央民族大学官方B站中央民族大学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