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缅怀英烈,国旗下的“铸牢”课堂

来源: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4-09-30   编辑:迟婧婧   打印   字号:

新闻网讯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9月30日是国家设立的烈士纪念日,今天上午,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各界代表一起,在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

学校54名师生代表参加敬献花篮仪式,师生们满怀着对人民英雄的深切思念与崇高敬意,手捧鲜花,缓缓前行,环绕人民英雄纪念碑,向那些英勇牺牲的先烈表达最诚挚的敬意。 

“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英雄们以血肉之躯筑起民族脊梁,用生命谱写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必须要铭记历史,传承英雄精神,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新闻与传播学院团委书记、专职辅导员林焕祥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了天安门广场缅怀革命先烈,敬献花篮。我心情无比激动,也思绪万千。追忆往昔,正是先辈用热血换来我们今天的国泰民安。青山处处埋忠骨,站在广场上,三军仪仗队的脚步声传来,整齐而又有力,我心潮澎湃,时代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的手里,我们必须有所作为,听党话、跟党走,无愧于革命先烈的抛头洒血。”

——信息工程学院21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刘佰京

英魂长存,家国永念。早上7点,中央民族大学两地三校区共同举行升旗仪式,同上一堂国旗下的“铸牢”教育课。近200名2024级新生、辅导员和校领导李计勇、杨慕云共同参与活动。全体师生怀着崇敬之情,齐聚在国旗下,以坚定的信念和饱满的热情,开展“齐颂中华”国旗下的“铸牢”课堂,缅怀革命先烈,赓续奋斗之志。

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旋律中,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全体师生庄严肃穆地向国旗行注目礼,齐声高唱国歌,向英烈致以崇高的敬意。

“国旗缓缓升起的那一刻,泪水在我的眼眶打转。在今天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或许只有升旗仪式才最能寄托我们心中对革命先烈的深深敬意和对伟大祖国的信仰与热爱。”

“上一次升旗我还是一个中学生,如今作为一个大学生,在这样庄严肃穆的仪式中,强烈的情感共鸣让我心潮澎湃,更能深刻感受到一种团结和自豪的力量。”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一方小小的织锦,竟是不折不扣的国宝。今天这堂生动的‘铸牢’课,让我仿佛亲眼见证了丝绸之路上千年的民族交融。”

现场参加的同学们纷纷动情地说到。

在海淀校区操场,舞蹈学院2024级舞蹈表演民族英才班的全体同学站在五星红旗下,聆听古丽米娜·麦麦提老师讲述舞剧《五星出东方》的灵感来源和深刻意蕴。现场,古丽米娜老师与舞蹈学院的同学们跳起舞剧《五星出东方》选段,用舞蹈释放丰厚的文化内涵,展现多元文化的交融,表达当代各族人民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心声。

丰台校区体育场上,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张玉刚在国旗下为2024级经济类1班的新生讲授“铸牢”教育课。他深切寄语同学们,“要以青春爱国之心,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增进深厚情谊,在互帮互助互学中共同成长进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新征程中并肩前行。”

“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现场全体同学在细雨中朗诵诗歌《青春》,慷慨激昂的声音带领师生们瞬间回到了那个充满激情的觉醒年代,展现出中华儿女以青春之我,谱写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的壮丽凯歌。

在活动尾声,在场全体师生手持鲜艳的五星红旗,齐声合唱《歌唱祖国》。自信的青春面庞,昂扬的青春朝气,流淌着红色基因的民大人,将铭记着烈士们的功绩,传承着他们的精神,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饱满的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今天这堂齐颂中华国旗下的铸牢课堂,在930日国家烈士纪念日这个特殊的日子开课,在国旗下这个特别的教室上课,内容钩沉历史,融通古今,向同学们传递情怀、信仰和力量。中央民族大学青年学子必定坚定理想信念,不负时代重托;传承红色基因,擦亮政治底色;坚持全面发展,求真求善求美。

“齐颂中华”国旗下的“铸牢”课堂将从9月30日开始,每周一7:00在三校区国旗下举行,是学校创新教育载体和形式,把深化爱国主义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等主题紧密集合,充分发挥仪式教育功能,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新举措。学校将进一步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深化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努力将各民族学生培养成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中心,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网作品的应注明“来源:中央民族大学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联系方式: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中心 mucxcb@muc.edu.cn

中央民族大学官方微信中央民族大学官方微博中央民族大学官方B站中央民族大学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