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区域社会史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京举办

来源:历史文化学院   发布时间:2025-07-09   编辑:迟婧婧   打印   字号:

新闻网讯  7月4日,由中国民族史学会主办,中国社科院民族所民族历史研究室、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联合承办的“区域社会史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办。国内2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的师生参会。中国民族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主任、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民族所”)党委书记赵天晓书面致辞,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彭勇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科院民族所民族历史研究室主任彭丰文研究员主持开幕式。

彭勇指出,参加会议的学者是国内“区域社会史”研究的优秀学者,“区域社会史”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本次研讨会有高度集中的话题,有共同的研究方法,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在三交史编纂工程启动(2021年)之后的两年里,如何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知识体系、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处于摸索之中。在“三交”史料编纂的体例确定时,把社会层面拆分为社会流动和社会生活,前者倾向于“群体”的社会性流动,即以人为中心、群体和族群为中心的三交史研究,“社会生活”注意研究的物质生活层面的三交,以对应“社会文化”。因此可以说,区域社会史与“三交”史之间的关系密切,“区域”史研究对“三交”史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研究有极大的启发意义,对加快中国民族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研究阐释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具有重要价值。

此次会议共计3场,由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山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2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的师生做17个学术报告及评议。报告人紧密围绕会议主题,从区域社会史、历史人类学的视角出发,回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领域的热点、重点问题。博士研究生韦天亮、张诗琦分别参与汇报。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丁慧倩教授作会议总结并致闭幕辞。她认为,17篇文章时间上主要是明代以来的研究,空间上包括了南北方各个区域,这是一次很好的探索。通过这次会议,希望将区域社会史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进行有机结合,能够探索如何在社会史的问题意识、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之下,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其演进进行研究。

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中心,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网作品的应注明“来源:中央民族大学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联系方式: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中心 mucxcb@muc.edu.cn

中央民族大学官方微信中央民族大学官方微博中央民族大学官方B站中央民族大学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