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9月3日凌晨2点的北京还浸在夜色中,景山西街的路灯照亮我身上的蓝色志愿者服。我站在引导岗位上,疏导保障车辆有序停放,为往来观礼人员指引路线。”这是药学院2024级中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韩敬芳,介绍自己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的志愿者服务工作时说到的——


作为景山西街停车场引导岗志愿者,虽然没能亲眼见到主会场的盛况,但岗前学校组织的系统培训、上岗前的实战演练、17个小时的持续服务,都让我深刻体会到“平凡岗位亦有使命”。体能训练时坚持长跑,礼仪培训中反复练习的微笑弧度,现场演练时熟记于心的路线图,都是为了以更好的姿态服务这场盛会。当第一辆保障车缓缓驶入,我抬手、指引,动作中不自觉带着站军姿时的影子。我坚信:青春的重量,从来都藏在‘认真对待每一件小事’之中,使命也在这样的坚守中悄然传承。




“打击范围,覆盖全球”——九三阅兵现场传来的介绍声瞬间唤醒了我的记忆,恍惚间仿佛回到了火箭军的军营,那是我人生最珍贵的“塑形期”。本科毕业后我服役于火箭军96816部队,成为一名通信女兵,同时还兼任部队宣传员、团史馆讲解员、司号员。



营区训练场上,“锻铮铮铁骨,炼铁血尖兵”的标语不仅刻在墙上,更刻进每天的晨跑、战术训练与装备操作中。新兵时班长说“军人的担当,藏在每一件小事里”。从此,这句话成为刻在我骨子里的信念。也正因为尽力做好每一个细节,认真对待每一次训练、每一个专业动作、每一场考核,我最终将3公里跑进11分28秒,获得“军事训练一级个人”、比武竞赛第一名,司号班结业考核优秀学员等荣誉。



军营锻造了我的意志,来到中央民族大学,则开启了我的人生新篇章。退役后,我考入中央民族大学药学院。学院的实验室里,有深厚的学术积淀、先进的科研设备,更有老师们无私的传授和同学们温暖的互助。期间,我获得了二等奖学金及“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我所钻研的中医药,是凝聚各民族智慧的文化瑰宝。从训练场到实验室,“战场”在变,但责任未变。就像中药配伍“君臣佐使”,各司其职,我也始终清晰自己的“使命坐标”:认真对待每一门课、专注每一次实验、准确记录每一组数据,努力践行导师的期望,不辜负学校的培养。
“美美与共,知行合一”的校训和那一抹耀眼的“民大红”始终激励着我,民大提供的宝贵平台,让我有机会以“志愿蓝”延续爱国情怀。于我而言,这不仅是身份的转换,更是成长的馈赠。从前身着“迷彩绿”手握钢枪守护大国长剑,如今身着“志愿蓝”服务万家灯火,不变的始终是“为人民服务”的底色。

药学院学生干部答辩竞选

在第二届链博会做志愿者
无论是“迷彩绿”“志愿蓝”还是“民大红”,身份在变,但初心不改。我常想起军营的清晨,无论训练多么艰苦,晨光升起时,营区的红旗永远飘扬。而在中央民族大学的每一天,我也同样感受到那种向上的力量和温暖的包容。
我的初心,就像那面红旗,从前在军营中守护她,如今在民大的校园里、在中医药的研究中、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继续为她增添一份属于民大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