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经纬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经纬 > 正文

发扬学术传统 大兴调研之风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师生“走进田野” 让主题教育生动起来

来源: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发布时间:2023-07-08   编辑:迟婧婧   打印   字号:

  自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来,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发挥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考古学田野调查的学术传统,提出“‘走进田野’让主题教育生动起来的工作方法,做迈向人民的田野调查,在实践中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学院建立党—团—班“一主两翼”协同机制,主题教育期间,利用“党建+”团学组织,深化“三全育人”教育实践,使“党—团—班”成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层组织和主要阵地。

  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负责人、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院长严庆教授为全院师生讲授专题党课,引导与会党员同志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努力向历史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伴随着《光荣啊!中国共青团》的激昂旋律,学院“2023年五四青春诗会”在丰台校区明德楼报告厅落幕。本届诗会以“青春诗咏二十大,石榴同心道中华”为主题,紧扣主题教育,分为“诗诵国家”“诗道中华”“诗咏民社”“诗赞青春”四个篇章,综合运用朗诵、舞台剧、合唱、舞蹈、器乐演奏等形式,覆盖21个党团班,近600余名学子积极参与,自觉做弘扬五四爱国主义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者,既是一次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学院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以来的阶段性成果展示。

  行田野之远,筑信仰之基

  学院老一辈民族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一直强调知识的实践特征和田野属性,“行行重行行”是老先生们留下来的重要学术遗产。主题教育期间,学院开展“党建+”田野调查,抓好“传承”工程,考古文博系组织师生走进“北京延庆·考古文博”实习基地开展研学之旅,走进内蒙古居延遗址进行考古调研,走进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进行岩画调查,为文化进步寻根,为时代发展蓄力。

  我们走出教室,深入实地,结合专业知识,感受田野魅力,践行‘知行合一’的实践理性,坚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感受‘美美与共’的内涵与意义。”刚刚迈入考古学殿堂的同学们进入实地田野无不兴奋雀跃,纷纷感慨。

  师生们响应“大兴调查研究”号召,深入田野,发挥人类学田野调查的优势,前往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镇涧沟村开展“行田野之远,筑信仰之基”主题党日活动,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妙峰山庙会、平西情报联络站纪念馆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进行调研并对其乡村振兴的实践展开探讨交流,助力“红色教育+”产业繁荣发展。通过党日活动,同学们认识到了妙峰山民俗文化的丰富性及其历史底蕴的深厚性,不仅增强了党性意识和担当意识,也让大家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坚定文化自信,增强青年学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院开展的种种主题活动旨在让同学们更加系统准确地领会主题教育的总要求,从实践中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伟力,以实际行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自觉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定拥护者、忠实践行者、有力推动者永葆“奋斗”的青春底色


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中心,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网作品的应注明“来源:中央民族大学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联系方式: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中心 mucxcb@muc.edu.cn

中央民族大学官方微信中央民族大学官方微博中央民族大学官方B站中央民族大学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