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3月23日-24日,由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办,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基金会、中节能生态产品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市密云区民宗侨办、北京市怀柔区喇叭沟门乡、北京市通州区于家务乡等单位联合承办的“石榴学院·领航计划”北京市民族乡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首期活动在通州区于家务乡仇庄村举办。来自通州、怀柔、密云、平谷等各区近百位民族乡村基层干部参加活动。

“石榴学院·领航计划”北京市民族乡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期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近日在通州区于家务乡仇庄村举办。图为学员们考察仇庄村。
活动为期两天,课程设置丰富多元,采取专题授课、实地考察、互动研讨等立体化的教学模式。理论专题授课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内容,邀请了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丁希松等人进行授课;实践主题授课围绕数字化治理、绿色农业转型发展、文化振兴等内容,邀请了腾讯“为村耕耘者”项目负责人陈圆圆、北京中柏能环科技公司正高级工程师吴良柏等人分别分享了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案例。
同时,学员实地考察了仇庄村“孝德治村”基层实践,学习其以德治促发展的创新经验,并在交流研讨环节中围绕课程内容展开深入交流讨论,共同探讨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乡村发展具体行动的有效路径。与会学员表示,活动既深化了对新时代民族工作内涵的理解,又获取了破解民族乡村发展瓶颈的实践工具。
作为学校教育基金会联合发起的“石榴结籽润百村”北京民族村公益活动子项目,下一步“石榴学院·领航计划”将围绕北京民族乡村人才振兴需求,持续开展北京市民族乡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逐步覆盖北京市5个民族乡、113个民族村,重点培育民族乡村基层干部党建引领、产业创新、数字治理等核心能力,推动实现“培育一人、带动一村、辐射一片”的示范效应,助力首都谱写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