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经纬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经纬 > 正文

青春“推普”记:经济学院百色音桥推普实践团赴广西百色调研

来源:经济学院   发布时间:2025-09-19   编辑:迟婧婧   打印   字号:

新闻网讯  近日,经济学院百色音桥推普实践团赴广西百色各地,聚焦“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共同现代化试点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大核心主题,在与当地群众的深度互动中,见证乡村发展的蓬勃活力,书写青年助力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红色文化是百色人民的精神根脉,更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内核。实践团来到有着“百色的红色家园与精神高地”之称的百色起义纪念园,一件件镌刻着岁月痕迹的革命文物,让历史场景鲜活重现。在鲜红的党旗下,实践团全员重温入党誓词。在黄文秀先进事迹展览馆,实践团重温她扎根百坭村、助力脱贫攻坚的“新时代长征路”,决心以她为榜样,在新时代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围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与“共同现代化试点建设”两大主题,实践团与右江区民宗局、农业农村局等单位代表召开座谈会,深入研讨。实践团还深入探访不同领域的基层工作者与从业者,聆听“乡土实践”的鲜活故事,深刻体悟不同领域里推普、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的内在关联,收获颇丰。

在林逢镇平洪村、平马镇龙安社区,实践团针对儿童、村民等不同群体设计多样化活动,让普通话学习融入乡村生活场景,为乡村振兴注入“语言动能”。孩子们为争夺“普通话小达人”称号踊跃举手、积极抢答,在答题中巩固拼音、词汇知识;趣味游戏环节,绕口、词语接龙等互动,让会议室充满欢声笑语;歌曲合唱环节,稚嫩的童声齐唱《我爱你,中国》,真挚的情感感染着在场每一个人。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孩子们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不仅激发了对普通话的学习兴趣,更为乡村儿童搭建起一座接触广阔世界的“语言桥梁”。为30名村民开展的“音系百色,语润振兴”主题讲座中,居民们主动分享学习心得,亲身体验普通话在产业发展、文化传播中的实用价值。

实践团既在红色传承中凝聚精神力量,又在产业调研与推普实践中助力乡村发展。经济学院的青年学子将继续在实践中深化对“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的认知,书写新时代青年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

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中心,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网作品的应注明“来源:中央民族大学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联系方式: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中心 mucxcb@muc.edu.cn

中央民族大学官方微信中央民族大学官方微博中央民族大学官方B站中央民族大学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