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大人物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大人物 > 正文

班班多杰: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教学科研之中

来源:中国民族报   发布时间:2020-12-12   编辑:费娜 林漪蓁   打印   字号:

班班多杰,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教授,致力于藏传佛教研究40余年。他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着力点,把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导向贯穿到教育教学科研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班班多杰在教学科研岗位辛勤耕耘了40余年

探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逻辑

班班多杰出生在青海省河湟地区一个多民族共居的村庄。村子不大,汉、藏等各族村民共同生产生活,相处得像一家人。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班班多杰一直在多民族环境中学习成长,尽管同学们的风俗习惯稍有不同,但毫不影响大家的交流互动,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互助互爱,情同手足。大学毕业后,班班多杰留在中央民族大学工作,从小培养起来的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感性认知,促使他从理论与历史的角度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行考察分析。

不探其源,则不明其流。在经过多年研究后,班班多杰深有感触:从《礼记》的“大一统”到今天的“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思想脊脉,需要认真挖掘研究,从中探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逻辑,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学术支撑。

家乡青海,是班班多杰开展研究的重要地域。通过对青海的多民族文化长期研究和深入思考,他发表了《和而不同:青海多民族文化和睦相处经验考察》一文,在学界引起很大影响,并被翻译成英文发表。

“青海多民族及其文化之间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历史和现状,深刻地折射了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和现实。它是一个窗口和缩影,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华各民族是怎样交往交流交融,如何在守望相助的历史进程中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班班多杰说。

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班班多杰在多个权威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很多被转载、摘录,他曾荣获国家民委社会科学奖一等奖、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等奖项;其主讲的藏传佛教思想史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

教学研究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强调,要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

班班多杰认为,研究藏传佛教必须要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不断推动藏传佛教的本土化、中国化。这样的理念和原则,不仅贯穿在藏传佛教的科学研究当中,也始终贯穿于班班多杰的教学过程中。

在藏传佛教史的讲授中,班班多杰始终在中国佛教的框架体系内讲授,即明确指出汉传佛教是藏传佛教的重要来源,藏传佛教是中国佛教的有机组成部分。他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学界引起了很大反响,在学生中也产生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他的学生说,“班班老师不仅从个案与史料的角度,而且从学理上阐明外来佛教本土化、中国化的必然性和自然历史过程,让我们深为受益。”

2014年,班班多杰主持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藏传佛教思想史资料选编暨藏传佛教思想史论》。在这个课题的研究中,他特别强调,从理论和历史的角度考察藏传佛教的本土化和中国化。

“外来佛教传到中国以后,在中国特有的思想文化的条件下发展、演变,最后形成中国佛教,这是自然历史过程。要从学理的角度去探讨这个问题,从而印证藏传佛教的本土化、中国化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班班多杰说。

把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在教育教学全过程

作为一名有着40多年党龄的党员,在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方面,班班多杰不仅率先垂范,更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在教育教学全过程,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

课堂内外,他总是不失时机地对学生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不断增强同学们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在专业课教学中,班班多杰重视从历史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

比如,在藏传佛教思想史的教学中,班班多杰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完整阐释藏传佛教思想史的历史传承、名词概念、思想教义、文化特色;比较藏传佛教与汉地佛教之异同,阐明两者的互补性,体现两者的一体化。他还注重阐明如何用科学的观点看待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以便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宗教观。

班班多杰的学生说,在老师的指导下,深刻认识到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正因为如此,中华文明才具有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吸纳力,才可久可大、根深叶茂。

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中心,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网作品的应注明“来源:中央民族大学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联系方式: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中心 mucxcb@muc.edu.cn

中央民族大学官方微信中央民族大学官方微博中央民族大学官方B站中央民族大学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