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向学生多说几句话”
每个周四晚上,田艳都会在丰台校区为本科生讲授文化遗产保护法学。“知识渊博、春风化雨”是同学们对她的一致看法。在课上,她总是能讲出一个又一个文化故事,很多故事与风俗都是她在实地调研时亲身所历,但也离不开长年累月的海量阅读与研究。充满奇幻色彩的民间文学格萨尔、独龙族的创世神话,土家族春节“赶过年”背后的历史故事……田艳口中的小故事宛如一颗颗珍珠,将知识点串联成一条链子。在大量的理论中穿插些相关趣事,牢牢地抓住同学们的注意力,这是她的一点小“私心”。
课堂上的田艳
“田艳老师一张口,就是一个故事,一个民族,一种文化。”上过文化遗产保护法课程的同学这样说道。田艳循循善诱,通过多样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主动习得相关知识。
而针对研究生的授课,田艳则带领他们在某个领域深入挖掘,针对每位学生的个性与未来的职业规划设置不同的任务。她坦言,面对学生,自己是严厉的。“适当的压力能够激发学生的潜力,在背后推他们一把,也许他们能做到自己想做又想不到能做成的事。”
“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她从文化遗产法交叉学科的性质出发,对各个层次的学生实行分层教学,细致讲解,耐心指导。
“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多说几句话和少说几句话的差别,太大了。”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田艳一直坚持着“多说几句话”。“什么对学生有益?我不能不考虑这些。”“教书育人是我喜欢做的事,既然做了就要做好,我不能误人子弟。”除了本校的课程教学外,田艳还为西部高校的研究生们介绍学术研究方法,积极响应与促进东西部高校的对口支援与协作。
田艳讲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专题党课
“首先,我们不能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田艳眼中,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等教育人才是重要的德育目标。“道不能空论,德不能空谈”。她总是带着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科研调查与社会事务。“孩子们还是很能吃苦的,也很珍惜这样的机会,主动地和当地的群众交流。正是在触摸中国社会最真实的肌理时,同学们心中的责任感被激发了。”
“这是热爱,也是责任”
“当时国内上下都在号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人才却不够用。”谈到如何走上文化遗产法学的研究之路,田艳回忆到。
田艳受聘为文化和旅游部法治专家委员会专家
田艳是法学院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社会治理法学、文化遗产法学、人权法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兼任文化和旅游部法治专家委员会专家。作为咨询专家,她积极助力文物公益诉讼,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治理的法治化。
田艳主编的专著
在上世纪90年代,天津政府决定拆除估衣街,冯骥才老先生发起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向社会各界寻求力量,展开对老街文物的抢救性保护。诸如冯先生这样的先行者于无形之中鼓励了田艳。她敏锐地观察到了社会的现实需求,将文化遗产法学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之一。2004年的时候,我国加入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当时人才紧缺,我想填补一些空缺,这是热爱,也是责任”,田艳说。此后,她埋头于此,一研究就是几十年。
调查研究,与非遗文化同呼吸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作为文化遗产的研究者、保护者、传承者,田艳多次深入民族地区进行实地考察。
为了研究村规民约在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田艳曾前往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郎德上寨进行实地调研。与当地村民同吃同住,艰苦的环境没有磨灭她的研究热情。
田艳参加学术会议发言
在大兴安岭考察期间她与当地敖鲁古雅鄂温克人结下不解之缘。跟随敖鲁古雅鄂温克人带着驯鹿迁徙,田艳观察到,当地的猎人会在森林中放置一些捕兽夹,有时候这些夹子会夹到鹿腿,使其难以继续前进。谈及此,田艳面色有些凝重,“有梧桐树,才能招来金凤凰。要保护好文化遗产所在的环境,保护好这些‘梧桐树’。”
田艳带领学生在四川省宜宾市就“五粮液传统酿造技艺的传承与保护研究”课题做调研
语言表达是匮乏的,只有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在其生成发展的环境当中,“活”在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当中,才能让其在推陈出新中赓续发展、熠熠生辉。这就是田艳奔走各地进行调查研究时内心最纯粹的念头。扎根现实、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让文化遗产与其蕴含的精神在中国长存,正是田艳进行调查研究的意义所在。
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在教书育人中践行“美美与共,知行合一”的理念,田艳连续2次获得学校的课堂教学效果奖,获评首届中央民族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并在2022年获得中央民族大学第二届杰出育人奖。
“民大是一所文化根基稳健、人文氛围浓厚的高校。”说到民大时,田艳露出骄傲的神情。在开放包容的学术氛围中,她从民大的学生变成民大的教师,从虚心求学、奋发耕耘到不忘初心、学以致用,不变的是她对学术的热爱,对教书育人的热爱与坚持,对社会与国家的使命与担当。成长于民大,奉献于民大,这就是她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