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为深入挖掘和弘扬丰台地区光荣抗战历史,加强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近日,“宛平记忆”讲堂走进中央民族大学丰台校区,在共美厅举办专题讲座活动。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彭勇参加活动并代表学校向宛平文史馆赠送书籍,表达了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走深走实,进一步深化合作的愿景。

丰台区政协一级巡视员、宛平文史馆馆长冯晓光代表宛平文史馆接受赠送的书籍。丰台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宛平文史馆副馆长杨云以及丰台区政协委员、区委党史办干部代表,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校团委和历史文化学院、外国语学院部分领导教师、学生参加活动。

首场讲座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孙冬虎以《从地名语源看丰台历史文化》为题作了分享。孙冬虎结合历史文献与考古发现,系统阐释了地名作为历史地理与社会生活见证的价值。他通过唐代《敬延祚墓志》、金代《乌古论窝论墓志》等史料,追溯了丰台地区早期聚落形态。讲座剖析了“怪村”“高立庄”“分钟寺”等地名的演变逻辑,指出其语音更迭与语义转换反映了民间约定俗成及文化心理变迁。

第二场讲座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史研究会副会长郗志群围绕北京历史文化作了主讲。他从地理位置、行政建设等方面简要介绍了当代北京的情况并重点介绍了历史上的北京,指出其历史悠久、连绵不绝和节节上升的基本特点。同时通过丰富的史料介绍了北京早期人类活动史、北京城市发展史和北京建都发展史,其中以申遗成功的北京中轴线为例,带领大家欣赏经典的东方建筑。
活动由历史文化学院党委书记王洁主持,她指出,两位专家的讲座“一微观一宏观,一聚焦一漫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不同维度深化了大家对北京历史文化的认知。希望同学们珍惜学习机会,激发研究热情,并期望“宛平记忆”讲堂能持续成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校园文化的重要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