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11月19日,由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苏德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2025年重大项目“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开题论证会在海淀校区知行堂举办。会议由教育学院院长袁梅教授主持。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授权委托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陈文学担任专家组组长。专家组成员包括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李政涛教授,广西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孙杰远教授,西南民族大学原党委书记陈达云教授,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系李静教授,西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教育科学学院万明钢教授,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刘旭东教授,中国教育报刊社原党委书记、社长翟博编审。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雄军出席会议并致辞。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项目主管张海军,学校科研处、发展规划处等项目管理单位负责人,项目组成员以及教育学院领导班子成员等70余名师生参会。

王雄军在讲话中感谢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信任和认可,感谢各位专家学者长期以来给予的关心和指导,并对苏德教授主持的“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2025年重大项目表示热烈祝贺。他希望,项目组不负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期待,坚持正确方向、突出问题导向、拓宽研究视阈、加强成果转化,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积极融入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宏伟目标,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彰显使命担当。

张海军针对项目研究团队提出,要超越个人兴趣,胸怀“国之大者”,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研究,产出高质量成果;要超越单纯知识探索,注重成果转化,推动研究成果服务于实践;要超越项目承担单位局限,强化协同攻关,从项目立项和管理单位的角度出发,拓宽研究视野,力争产出更多、更有价值的成果。

开题论证环节,项目首席专家苏德教授针对课题研究问题、研究框架、研究思路、预期成果及研究计划五个方面展开论述。他指出,课题将以“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核心议题,围绕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价值理念、实践现状、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水平、课程体系嵌入与区域实验改革五个层面,形成由理论逻辑到实践检验、由整体架构到区域探索的系统化问题链条。具体而言,理论层面剖析相关概念辩证关系,构建基于中华文明观的教育理论模型;实践层面聚焦教育现状,分析学段差异并构建测评体系,解决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关键问题,探索区域推进策略与保障体系。综合运用多元研究方法,形成理论、实证与实践相统一的研究体系,解决“为什么教”“教得如何”“怎么教”“长效融入”问题,提供可复制的理论框架与操作范式。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国建文作为子课题负责人代表介绍课题研究情况,重点聚焦子课题的研究进展、研究计划与可行性进行陈述,阐明如何推进现状分析、指标体系建构与实验区建设等问题,将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以期改进大中小幼各级各类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




专家组就该课题的设计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强调完善研究设计,努力产出既具有理论创新又富有实践指导意义的优秀成果,为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专家组经评审认为该课题内容充实、逻辑清晰、方法得当,一致建议通过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