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10月14日,我校历史文化学院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毛巧晖研究员为主讲人,讲述主题为《民间文学搜集整理七十年(1949—2019)》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历史文化学院严赛主持。参加本次讲座的除本院师生外还有部分来自其他院校的师生。
讲座伊始,毛巧晖首先对民间文学搜集整理的概念做了界定,并对民间文学的口头性、艺术性、思想性做了阐释。毛巧晖为大家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民间文学的发展状况。她认为,1937—1949年间,民间文学的研究工作为1949年以后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她系统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工作的发展历程,她将这一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1949—1966年为第一阶段,1980—1999年为第二阶段,自2000年至今是第三阶段。毛巧晖认为,自从用于研究的科学资料本和用于文学普及的民间文学记录本分野之后,学者们研究的民间文艺日益远离了平民百姓的生活,许多民间故事集和民间精英编写的地方文本缺乏足够的普及性和认可度。她认为应当重视这些问题并进行反思。
在交流互动环节,同学们就如何将民间文学研究和史学研究更好地结合、国家权力秩序和地方风俗对民族文学作品创作的影响、民间文学文本的采录和规范标准等具体问题向老师请教,毛巧晖逐一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
苍铭教授做了总结和点评,向毛巧晖老师应邀做本场讲座表示感谢,认为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与历史学的结合应用是研究民族史的一个很好的角度,值得同学们深入挖掘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