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5月13至14日,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简称“国创年会”)在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举办。我校两个项目从全国近300所高校872个推荐项目中脱颖而出,最终入选本届国创年会。
国创年会是由教育部发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专家工作组主办,依托“国创计划”开展的一项重要年度性展示交流活动,是全国高校本科教学改革中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学生参与最多、水平最高的盛会之一。本届年会由中国矿业大学承办,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校师生代表,教育部、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代表,“国创计划”专家组成员以及行业代表共1300余人参加了会议。年会期间,我校学术论文和改革成果分别通过创新学术交流和论文答辩、改革成果项目展示推介等进行参会交流,入选项目受到了与会领导、专家、媒体和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与高度赞扬。
学校历年来高度重视国创年会、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品牌赛事活动,不断加大师生科研创新和创业活动的投入力度,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了重视、鼓励、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我校入选本届年会项目介绍:
《从饮食文化角度看华夷之辨——以西南民族地区的“瘪”为例》,改革成果展示项目,历史文化学院赵桅老师指导。
瘪是盛行于西南民族地区的一种特色饮食,是利用牛、羊等哺乳动物胃部未消化之物加以肉类、内脏等烹调而成的饮食。在此背景下,本团队将从西南民族地区饮食文化的典型代表“瘪”入手,在厘清其概念发展的同时,从族群互动与文化交融角度考察“华夷关联”,并对之作跨地区的系统梳理总结,以期消除对该饮食的歧视印象并将其转化为西南边地社会的文化动力。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机制、创新模式与挑战——来自浙江省德清县五四村的案例研究》,学术论文,经济学院张丽君教授指导。
农村问题是关系着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本项目选择全国首批数字乡村试点地——浙江省德清县五四村作为典型案例,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深入访谈的研究方法,梳理了五四村在产业、生态、治理、乡风、生活层面的乡村数字化转型现状,通过主观评价法对五四村农村数字化转型的效益进行了评估。然后基于数字赋能理论与多元主体协同理论,研究了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村数字化转型的创新机制,最后探究在其他农村地区推广该机制的可能性以及存在的挑战与相应对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发展是前提,政府主导、企业辅助、村民参与,三个主体发挥多元协同效应,达到需求侧的村民数字赋能和供给侧的政府、企业的数字赋能,最终落脚到乡村振兴的五个方面——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生活富裕,以期为全面推进我国乡村振兴进程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