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美文园地 > 正文

爱花者说

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周报   发布时间:2021-03-09   编辑:费娜 罗碧   打印   字号:

爱生活,爱花。享受生活,欣赏花。“野芳发而幽香”时节,渔人看到桃花源畔的“落英缤纷”,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只换得那“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映日荷花别样红”。

我也喜欢几种花。

达子香

学名兴安杜鹃。北国故乡,每年春天冰雪尚未融尽,满城就会泛起淡淡的达子花香。和着冰雪晶莹氤氲的湿气,和着被积雪覆盖漫长一冬也积淀漫长一冬微腥却清新得沁人心脾的泥土气息,和着乍暖还寒时候令人无限闲适无限释然的暖阳,在春雷还没来得及轰鸣时悄然而温馨地送来了春的第一道实实在在的音讯——很快就可以脱掉厚厚的冬装,迎接春种秋收的新一轮忙碌新一轮希望。街上有质朴的面孔捧着一束束尺把长光溜溜的小树棍,等待有心人提前迎接春,迎接生命的重生,迎接生活的跃动。插入水中,不需要精心的照料,不需要额外的养料,甚至只是在你毫不留意的不知不觉之间,枯干无奇没有丝毫生命症候的树棍上竟神话般地展开了朵朵绚烂的达子香,用上一年积蓄的力量与精华,以生命不屈与蓬勃的名义。粉黛红英,怒放迷人,没有娇艳,只有顽强与生机;没有羞涩,只有奔放与热烈。

遥想高高的兴安岭上,关外的早春仍旧一片萧索,唯独向阳的坡上盛开的达子香与红松的苍翠掩映,与白桦的银裙交辉。夕阳西斜时分,余晖染红群山,金色的光晕仿佛大森林的光环,那满山遍野的达子香,那粉红的蝶样花朵,不正是鲜活生命力幻化出的颗颗小太阳吗?

喜欢达子香,因为她顽强的生命力,因为她是春的忠诚使者,她就是春之声。

紫丁香

紫丁香和玫瑰都是我们哈尔滨的市花,为什么选择玫瑰我不知道,大概与哈尔滨具有异域风情的开埠史有关。但选择紫丁香,我是绝对赞成的,至少紫丁香开夏天到,哈尔滨的夏天可是很宝贵的,庄稼要在这个时候疯长,浪漫的人也要在这个时候消受凉爽却短暂的夏天。五瓣的小花,蓝里透红,紫而偏粉,收束成小喇叭形,吹响催促享受美好生活的号角。小小的一滴花蜜就攒在喇叭的收口处,吮吸一口,一股香甜流进嘴里,虽未经辛勤蜂匠的酝酿,却有天然的灵气与馥郁。一团团一簇簇地聚在一起,葡萄一样,向着太阳,压弯了灌木细韧的枝条。

每年过了五一,树枝才能新绿,柳絮杨花才能飘荡,老人们说一年最好看的时候到了。再过些时日,暖流侵袭,天气突然转暖,一城的芬芳再次飘荡。沁人心脾依旧,浓烈怡人更盛,却仍旧恬淡而不张扬,奶一样的稠滑,丝一样的柔顺。四散弥漫,迎面扑来,每一个角落都明确无疑地被告知这样的信息——夏天来了。人们更是珍惜这初夏时节,从初夏到初秋一共也不足百日!尽管气温仍不高,但时尚魅力的夏装就成为了这座城市的主旋律。接着就是一系列消夏活动了,音乐会,大秧歌;俄式西餐,啤酒烧烤——这就是哈尔滨,外表洋气十足,骨子里却不乏源于土壤的民族底蕴。六弦琴音在松花江畔荡漾,横跨大江的桥下五颜六色的泳装织成了又一道风景线。

喜欢紫丁香,因为思念我的故乡,也因为她是我心中欢乐与浪漫的代言人。

白玉兰

中国人有一种玉情结,天生爱玉。我直到已在清华生活了半年后的20岁才知道有一种花,她也是玉,花中之玉。人间四月天,燕赵大地一篇复苏的景象,新芽新叶新枝,啼鸣纷飞劳作。她不是最早的,比艳黄的迎春更耐得住寂寞;也不是最晚的,不甘心姗姗来迟——也许这也是一种中庸。还未出叶,就已经钻出了嫩白的芽苞,随后绽开含蓄的花朵。拳头大小,初放时像仰置的小钟,盛开后又似振翅的飞鸟。色白微黄,如乳般凝练饱满,又似少女优雅而坐时的面庞。阳光下半透明,脂样的细腻温和,阳光被其滤成柔媚的影晕。一树玉兰,朵朵高洁的花朵错落有致地挂在枝头,远远看去就是一块羊脂玉。

言念君子,温润如玉。玉兰玉兰,玉样的幽兰,玉兰的品性,就是花中的君子。清清柔柔的远香,未见其面而先闻其名。静静地守候,不夺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谦抑有度风范自来。绚丽的笑容,不免几分温存,无进无退无攻无守,自在安详不羞赧。

喜欢白玉兰,因为她的君子风度,因为我也想成为君子。

曾经尝试留住春天的美丽,但玉兰花瓣在书页间枯零黑皱,无情地失去了莹润的肌肤。时间是最好的疗伤药,也是最恶的巫师。生命的美总是在瞬间释放所有的光芒,总是在她自由怒放后旋即黯淡。也许这就是生命的美丽所在,美在过程,美在瞬间,美在默默积蓄后蓬勃激发的刹那。让生命无拘无束地显示活力吧!

爱花,因为想拥抱生活,想珍惜光阴,想享受幸福。

因为生活很美好。我爱生活。(作者: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陈坦)

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中心,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网作品的应注明“来源:中央民族大学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联系方式: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中心 mucxcb@muc.edu.cn

中央民族大学官方微信中央民族大学官方微博中央民族大学官方B站中央民族大学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