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 民大榜样 > 正文

中央民族大学毕业生兰锋获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奖

来源:新闻与传播学院   发布时间:2020-11-05   编辑:李红亮   打印   字号:

  新闻网讯 11月2日,第十六届长江韬奋奖评选结果揭晓,中央民族大学1997级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兰锋荣获长江系列奖。

  兰锋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1997级新闻学专业,畲族,现任福建日报社新闻研究所所长、屏山记者站站长、主任记者。作品先后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以及省部级各类奖项十余次,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福建省百名“优秀人才”文化名家、福建省十佳新闻工作者、福建省青年五四奖章等。


在最好的时代讲最好的故事

  新闻人是时代的瞭望者。在最好的时代讲最好的故事,是新闻人梦想和追求。

  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是中央对台重大举措,兰锋十几次登上平潭岛采访,走遍全岛东西南北,目睹了开放开发火热进程。他采写了《平潭大开发:共筑两岸人民共同家园》一文,叙述了福建积极主动的对台工作,列举了台湾各界回应,表达了台商对投资平潭的信心。文章获得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一等奖,填补了福建省这一领域空白。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了十七年半,为福建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更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2017年,兰锋带队采写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的探索与实践系列文章开篇之作。宁德地委大院、福安坦洋村、福州军门社区……听当地百姓讲述总书记关心关爱群众的感人故事,听老同志回忆当年总书记带领大家脱贫攻坚的动人场景,采访组一路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足迹,一路学习体会感悟,收集整理了数十万字的材料。带着深深的感动,采访组仅仅26天就提交了24000字的初稿《山海情怀赤子初心——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的探索与实践•党建篇》,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推动党建工作的创新思路做法,生动再现了总书记宵衣旰食的工作作风,表达了总书记与福建干部群众的深厚情谊。文章发表后引起了热烈反响,多地专门组织学习,获得福建新闻奖特别奖,被选入中央党校参考教材。

  兰锋长期承担全省最急、最重时政新闻的采写任务和省委主要领导的报道工作。他先后参与采写了叙述福建推动跨越式发展的《跨越》、反映习近平总书记三进下党乡的《群众的赞许最甘甜》等多篇万字长篇通讯;先后完成习近平、胡锦涛等近百位中央领导来闽考察报道,以及厦门金砖会议等各类重大活动报道、2000余场省委主要领导活动报道。他先后带队参加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福建代表团新闻报道,连续十几年带队赴京参加全国两会宣传报道。2018年和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宣部分别5次和8次点名表扬《福建日报》两会报道,数量位居全国前列。2019年兰锋带队参加外交部全球推介福建、中联部《中国共产党故事——福建绿色实践》等重大外事活动报道,吸引了海内外广泛关注,仅外交部推介活动报道的全网阅读量就达26亿次。

脚上沾了多少泥土,心中才能沉淀多少感情

  兰锋出生在红土地,曾祖父是革命烈士,从小就对老区苏区充满了感情。

  本世纪初的闽北老区,山区发展仍然面临许多难题。兰锋在这里开启新闻生涯的第一站,把对老区苏区的感情化作了新闻人的沉甸甸责任。他走访建阳城数百位几代都没有户口的“漂民”,到政府部门了解政策,采写了问题调查《“门槛”外的人》,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积极推动问题解决;建瓯城外,他与菜农的促膝交谈,通过《花菜怎么就卖不过菜叶》系列报道,为菜农发声,推动成立销售合作社,建立解决卖难渠道;在顺昌高山村民家中,他和农民兄弟坐在一条长板凳上说家长里短、未来打算,先后调查了资源禀赋相近的两个高山村——洪地村和光地村,写出了《两地之“差”》,指出农村发展成效不同的根源在于思想认识的差距。

  “越是沾满泥土的话就越生动。”驻村三昼夜、蹲点下派村,访谈连家船民、棚户居民……兰锋走遍全省84个县(市、区),走访数千个乡村,始终把目光放在基层、放在老区苏区、放在群众身上,采写了大量反映老区苏区发展稿件。2014年,他采写了《饮水思源勿忘老区——习近平同志关心支持福建老区建设和发展纪实》;2018年,他撰写的《福建省原中央苏区县发展情况调研和对策建议》,入选福建省委党校《策论福建》一书。

  2019年,兰锋作为福建媒体唯一代表在中宣部组织的“记者再走长征路”启动仪式上发言时说:“对于党的新闻工作者来说,再走长征路,就是要不忘老区苏区为革命作出的牺牲和贡献,牢记党的宗旨,始终把人民装在心中,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采写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精品力作。”

新闻在哪里、第一时间他就在哪里

  新闻就是冲锋的号角,新闻现场就是记者的战场。

  2020年春,新冠肺炎疫情凶猛来袭。兰锋主动放弃春节假日休息,带头冲锋上阵、加班加点采访写稿,坚持奋战“抗疫”报道一线,正月初一、初二、初三,连续三天加班到凌晨两三点。几个月来,在兰锋身体力行和牵头组织下,部门同志全力以赴投入“抗疫”报道,采写制作了数百篇各类稿件和新媒体产品,福建日报屏山记者站成为全省疫情防控信息发布的权威渠道。

  新闻在哪里、新闻人就应在哪里。兰锋可以在船上车上飞机上写稿,可以十几天连续出差,可以一个月行程过万公里。

  2005年国庆假日,“龙王”台风淹了大半个福州城,为及时赶赴报道现场,他肩扛采访设备,蹚着齐腰深的积水,整整走了一个多小时。2006年,超强台风“桑美”席卷闽东,他和同事第一时间赶到台风登陆点福鼎沙埕港,第一视角记录了当地干部群众奋起抗灾的生动场景,系列报道获福建新闻奖一等奖。此外,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他大年三十还在灾民家中;2013年厦门公交车纵火案,他连夜赶赴现场通宵采访;2015年古雷石化罐体爆炸事故,他在离着火罐体最近的地方记录事故处置过程;2016年泰宁泥石流滑坡灾害,多处道路中断,他辗转到达滑坡现场,冒着大雨、踩在泥浆中完成采访。

  19年来,他写下了数十本百万字的采访笔记,采写了数千篇稿件,记录了八闽大地改革开放重要进程。


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中心,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网作品的应注明“来源:中央民族大学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联系方式: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中心 mucxcb@muc.edu.cn

中央民族大学官方微信中央民族大学官方微博中央民族大学官方B站中央民族大学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