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大史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大史苑 > 正文

延安民族学院中的藏族学员

来源:中国西藏网   发布时间:2020-11-20   编辑:李红亮   打印   字号:

  中央民族大学的血液中流淌着红色基因、肩负着光荣使命,成长的每个关键阶段都得到了党和国家的特别重视与特殊关怀。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延安民族学院。延安民族学院的若干负责人担任了学校的筹备和领导工作。中央民族大学的师生中有56个民族,藏族是其中之一。

  党中央、毛主席根据革命形势的需要建立了延安民族学院。毛主席在当时提出,“要培养大批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这是给延安民族学院提出的基本任务。建立延安民族学院,是当时革命任务和中华民族解放的需要。中央认为,如果没有少数民族的成长,没有少数民族的解放,就不可能有中华民族的解放,所以才要建立延安民族学院。少数民族的解放必须要培养少数民族自己的干部,领导少数民族群众,谋求自身的解放,使少数民族革命成中华民族革命的一部分,这是当时建立延安民族学院的背景。追根溯源,有材料认为延安民族学院是在延安“中央党校少数民族班”“陕北公学民族部”“抗日军政大学民族班”等的基础上建立的。

  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写到,红军经过藏区时,找了不少向导、翻译,并与他们交上了朋友。后来,他们中许多人继续参加长征。延安的藏族战士,基本上是在长征中参加红军的。

  著名藏族作家、学者降边嘉措先生多年追访老红军,写成了《红军走过的地方》等著述。在他的笔下,对当年的情况有着生动的书写:


图为降边嘉措先生著作封面 图片由喜饶尼玛提供

  当时,延安办起了中央党校“少数民族班”。来自马尔康的桑吉悦希成为该班学员,并担任班长。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经常到党校来讲课,每周基本上有一位中央首长来做报告。

  有一次,毛主席到党校讲课。校领导介绍说桑吉悦希是班长。毛主席见他显得很紧张,便笑着说:“别紧张嘛,你叫什么名字?”得到答复后,毛主席又问:“桑吉悦希是什么意思?听说藏族的名字很有讲究。”

  桑吉悦希有点害羞,挠着后脑勺说:“桑吉的意思是佛祖,悦希是宝贝的意思,是父母求活佛给取的。”毛主席一听,乐了:“了不得,了不得!又是佛祖,又是宝贝的!”然后对大家说道:“你们大家都是党和红军的宝贵财富。”那天,毛主席兴致很高,想了想,对桑吉悦希说:“长征时我到过你的家乡,那里的藏族百姓对长征的胜利是有贡献的。汉族有句古话,叫物华天宝,和你那个‘桑吉’差不多。我给你取个名字,就叫天宝吧!”

  “好!”毛主席话音刚落,在场的各族学员一起鼓掌。于是,“天宝”这个名字顿时在中央党校和延安传开了。从此,这个吉祥的名字就伴随了天宝一生。

  老红军扎喜旺徐回忆当时的情形说:我不想去中央党校“少数民族班”学习,因为感觉自己岁数大,脑子又笨,学不会。没办法,这事让贺龙同志知道了,亲自找扎喜旺徐谈话,装作生气的样子说:“你这个人,真有点不讲理啊!组织上关心你,培养你,派你去学习,你不去,听说还闹情绪,问为什么让你一个人去?”贺龙说:“中央关心少数民族干部,专门办‘少数民族班’,我想去行吗?我贺龙还没有这个资格呢!”

  贺龙亲切地说:中央决定举办“少数民族班”,这是个重大决策。党中央、毛主席高瞻远瞩,从全局着想,下大力气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这不但是当前斗争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为今后长远的目标着想。等将来打败了日本鬼子,革命成功了,全中国解放了,建设少数民族地区,还要依靠你们这些少数民族干部。

  贺龙对扎喜旺徐说:作为一个革命战士,要有远大理想,要有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决心。首先要学好文化知识,提高政治觉悟。

  贺龙语重心长的一席话,使扎喜旺徐豁然开朗,深受教育。尽管岁月在流逝,但每当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扎喜旺徐总是非常激动。扎喜旺徐常用贺龙同志对他的教导,来教育子女,教育年轻的一代。这件事,他曾多次和降边嘉措先生谈起。

  据扎喜旺徐回忆:在延安中央党校,董必武、谢觉哉、成仿吾三位革命前辈亲自来迎接我们,对我们十分关心。董老详细询问了每个人的情况。学校为我们安排好住处。藏族有天宝(桑吉悦希)、郭锐、杨东生(协饶顿珠)、孟泰(净多•孟特尔)、罗德干、贺土司、王寿才(仁钦多吉),加上扎喜旺徐,一共8个人。他还记得当时蒙古族有祁海天等8人,彝族有潘占云等9人,回族有马占奎等20余人。各民族青年,欢聚一起,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

  1941年9月,延安民族学院建立。毛主席为学院题词“团结”二字。这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所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学校。前后8年,培养了数百名少数民族干部,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重要贡献。

  图为参加红军的部分藏族战士到达陕北后的合影,左起:孟特尔、天宝、杨东生、扎喜旺徐、沙纳 埃德加•斯诺摄

  从那时起,扎喜旺徐等人就在我们党的民族工作的主要负责人李维汉、乌兰夫等同志的直接领导、亲切教导下学习和工作,不断成长进步。干部学员都不忘初心,正如校歌所倡导的:

  我们是各民族的优秀子孙,

  我们是中国真正的主人。

  汉、满、蒙、回、藏、苗、彝,

  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今天是各民族学习的伙伴,

  明天是革命中战斗的先锋。

  同志们,让我们携起手来,

  高举民族革命的旗帜,

  迈步走向平等、幸福、各民族团结的新中国。

  延安的物质生活非常艰苦。但党中央对少数民族学员的生活却格外关照。每人每月可多发10斤白面,每人每年加发一套单衣、一套棉衣。每逢民族节日,还按风俗庆祝。后方物资紧缺,前方军情紧急。抗战前线急需大量补充战士。党中央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精兵简政,边区政府人员精减近35%。然而,党中央却把民族学院的少数民族学员全部留在延安,尽可能创造条件,让他们安心学习。中央认为,经过长征留下来的这批少数民族干部,是宝贵财富,是少数民族地区革命的火种。那时,民族学院学制是6年,也可根据革命工作需要,提前毕业。这一方面是对他们的培养,同时也是对他们的保护。

  1945年,延安民族学院迁入内蒙古城川。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主席再次提出“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民族反动派,没有大批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根据这个指示,我们国家先后建立了中央民族学院(现中央民族大学)等民族院校。后来,延安民族学院的藏族学员中不少人担任过西藏、青海、四川等地的省部级干部。

  中国西藏网 特约撰稿人/喜饶尼玛

  主要参考文献:降边嘉措:《红军走过的地方》、降边嘉措:藏族老红军战士扎喜旺徐 《中国民族》 2003年12期、《延安大学史》、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


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中心,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网作品的应注明“来源:中央民族大学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联系方式: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中心 mucxcb@muc.edu.cn

中央民族大学官方微信中央民族大学官方微博中央民族大学官方B站中央民族大学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