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大史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大史苑 > 正文

你好!我是中央民族大学

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周报   发布时间:2021-04-15   编辑:费娜 罗碧   打印   字号:

我叫中央民族大学。我是一所血液中流淌着红色基因、肩负着光荣使命的特色鲜明的高校。我成长的每个重要节点、每个关键阶段都得到了党和国家的特别重视与特殊关怀。

从我诞生之日起,党和国家领导人就常常来校视察、出席庆典和看望师生,并在不同时期对我提出与时俱进的要求和标准。这是我不懈奋斗、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劲动力和坚强保证。

毛泽东主席特别关心我的发展与建设,特别关怀各族学子的健康成长。从1952年至1966年间,毛泽东主席同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先后14次在中南海接见中央民族学院师生代表。

1956年,周恩来总理两次到民族学院,并作出“要把民族学院办好”的指示。

邓小平同志于1978年至1985年先后3次接见中央民族学院干训班学员。1980年8月26日,邓小平指出“中央民族学院和各地民族学院都要加强”。

1993年,我升级改名叫“中央民族大学”。

1994年2月20日,江泽民同志亲笔给我写了新名字。

2001年6月14日,校庆前夕,时任朱镕基总理到校看望各族师生员工,强调了“国务院各个部门要加强对中央民族大学的投入”,提出了“努力把中央民族大学办成世界一流的民族大学”的目标。

2009年10月1日,胡锦涛同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我校师生代表在天安门广场共同联欢,欢度国庆。

2009年5月6日,习近平同志到校视察指导工作,称赞我“在党中央的关心重视下,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秉承优良的办学传统,逐步形成了优势明显、内涵丰富、底蕴深厚的办学特色,为民族地区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祖国发展奋斗

我的成长,交织着光荣与梦想。从延安民族学院初创之时毛泽东主席为我亲笔题词“团结”二字,到我诞生之时初期党和国家为我确定的“三项主要任务”,再到2009年习近平同志视察时指出:中央民族大学要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民族团结进步、少数民族优秀人才培养中起到更大的作用”……近80年,我始终不忘初心,牢记自己的使命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

※在革命圣地孕育※

1941年9月18日,为适应抗战时期我党民族工作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公学民族部的基础上建立延安民族学院。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民族院校,经过近8年的办学,培养了各民族学员400余人,为中国各民族解放的壮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新中国诞生※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作出“要大批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指示。1950年4月,中央政治局研究决定成立中央民族学院;同年11月24日,周恩来总理主持政务院第60次会议,批准了《筹办中央民族学院的试行方案》,同意在北京建立中央民族学院。

1951年6月11日,我的开学典礼在临时院部国子监举行。时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朱德、李济深,政务院副总理董必武等出席典礼。朱德、董必武发表了重要讲话。

1952年夏季,我搬到了由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主持设计的新家,也是我现在的住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我家装修风格是传统中国庭院风,磨砖对缝、画梁红柱、错落有致,被誉为“花园式学校”。在当时共和国百业待举的条件下,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建成了这一片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古典建筑群,一砖一瓦、一花一木都渗透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我的深切关怀与厚爱。

※高点起步※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学校相关学科教师、研究人员调整加入我的大家庭,为我高起点办学奠定了基础。

翦伯赞、吴泽霖、潘光旦、吴文藻、闻宥、于道泉、杨成志、冯家昇、陈振铎、翁独健、林耀华、费孝通、傅懋勣等一批著名的社会学家、民族学家、民族史学家、民族语言学家到校工作,奠定了学校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确立了学校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民族史学三大主干学科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我重振旗鼓,全面建设,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1978年2月17日,被确定为国家重点高等学校。

1993年11月30日,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

1994年9月29日,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

1999年1月,进入“211工程”建设大学行列。

2002年6月,国家民委、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关于重点共建中央民族大学的协议》。

2004年,进入“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

2012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建设丰台新校区。

2016年6月13日,与陵水黎族自治县签署“校地教育战略合作意向”协议,联合创办中央民族大学海南校区。

2017年9月,进入国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2017年11月,第八次党员代表大会确立实施学校发展的“三步走”战略目标和“五大战略”。

56个民族的师生在这里交往交流交融,我被称为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生动缩影。

为民族复兴尽责

我为服务国家战略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而生,我把国家的民族问题与民族理论、少数民族发展与民族政策、边疆安全与稳定等重大问题作为科学研究和理论创新的主攻方向,为党和国家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民族高等教育贡献我自己的力量。

※培养各族人才的摇篮※

几十年来,我培养了56个民族近18万名毕业生从这里走出。他们当中不乏本民族的第一个学士、第一个硕士和第一个博士;既有学术名师、党政干部,也有业界精英、文艺名家。他们绝大多数扎根边疆、无私奉献,已成为国家特别是民族地区各行各业的骨干。

※民族理论创新和国家民族问题决策咨询思想库※

学校围绕民族问题和民族地区发展需要,在民族学基本理论、民族经济、民族宗教、民族政策等领域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学、民族理论与政策、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等学科,开展了全方位、大规模、多学科的田野调查,以其特有的研究成果和理论贡献,成为国家民族问题决策咨询的思想库。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根据党和国家统一部署和安排,学校组织力量,奔赴民族地区,展开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参加人数最多的民族识别调查、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调查,为我国少数民族的识别、民族文化的传承、党的民族政策的制定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费孝通先生于1988年首次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在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指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秉持办学宗旨和特殊使命,学校主动拓展学科方向与研究领域,重点围绕民族地区经济、生态环境、医药卫生、教育、社会公共管理与法治建设等方面,进行实证研究,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学校助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脱贫攻坚,2011年以来,132项关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科研项目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进展报告(2016)》获李克强总理批示。

从学术研究到政府决策,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调查报告》为党和国家制定扶持22个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重大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建设※

家在首都,是荣幸也是责任。我在办学实践中,主动提升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北京“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功能定位和建设发展添砖加瓦。

参加国家重大活动是党和国家赋予我的光荣任务,也是我的崇高荣誉。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民族大学师生几乎参与了所有在京举办的国家重大庆典和大型活动。

2004年8月29日,我校各族学生代表赴雅典迎接奥运圣火并在“北京8分钟”演唱中国国歌。

2008年,我校各族学生参与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

2009年10月1日,我校各族师生代表组成的“爱我中华”和“团结奋进”游行方阵成为众多媒体镜头中的焦点。

2017年,我校各族师生参加建军90周年大会。

城市民族学、民族艺术学、质谱成像与代谢组学3个学科成功入选北京高精尖学科建设,为推动首都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智力支撑。

“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都彰显着创造之美。”民大学子投入到首都文化中心建设,在各种任务中书协美美与共的绚丽篇章。

※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根植在源远流长、灿烂辉煌中华文化沃土,我自觉肩负起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在民族文化研究阐发、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步入新时代,国家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愿景,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指明了方向,也是对我的更高要求。我主动发挥学科、人才、文化、平台、成果等资源优势,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扩大对外合作“朋友圈”。

这就是我,中央民族大学。一路走来,我沐浴着党的阳光,在国家温暖的怀抱中不断成长壮大。在一代又一代民大人的艰苦奋斗与不懈努力下,我不断探索、砥砺前行,走出了一条民族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之路,被称为中国共产党扎根中国大地创办中国特色民族高等教育的成功典范。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育人阵地,为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责任与重大使命,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中心,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网作品的应注明“来源:中央民族大学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联系方式: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中心 mucxcb@muc.edu.cn

中央民族大学官方微信中央民族大学官方微博中央民族大学官方B站中央民族大学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