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美文园地 > 正文

在阅读中成长成才

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周报   发布时间:2021-05-07   编辑:费娜 罗碧   打印   字号:

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出生时,没有电脑、没有手机,可读的书籍也远不如现在这般丰富。记得小学时,我从家里的老房子里偶然翻出一整箱四大名著的小人书,简直如获至宝。那大抵是我最早的阅读启蒙。

上中学后,我接触的书越来越多,但却很庞杂。学校门口的租书店,是我最常去的地方。金庸、古龙、路遥、霍达等人的作品在那时都极为抢手,甚至要排队预约才能租到,一本书在租期内往往会流转多人之手。在彼时的阅读记忆中,这种求而不得的煎熬,为紧张的学习生活增添了乐趣,也在身体里生发出一种向上的力量。

我真正意义上的系统化阅读是从大学开始的。2000年,我迈进了大学的校门,闯入了“人类学”这个陌生的领域,从此开启了专业阅读之旅。几乎每一门课的老师都会列出一份长长的书单,在这些书单中,我认识了马林诺夫斯基、列维-斯特劳斯等一批世界人类学大师,也认识了潘光旦、吴文藻、费孝通、林耀华等对中国人类学界极富影响力的学术名家。在阅读中,老一辈学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严谨扎实的治学态度、广博开阔的学术视野以及对文化的尊重包容深深影响着我们,并且赋予了我们在这个多元文化世界中从容游走的能力。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现在想来,我的很多读书习惯和专业积累都是在大学时期确立的,这一阶段的阅读对我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养成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回顾自己的求学和成长经历,很多读书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那种读书带来的喜悦、兴奋和内心的满足感、获得感,仍记忆犹新。读书重要,大学时期的阅读尤为重要。那么,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如何开展阅读?

要养成好读书的自觉。胡适说:“青年人要读书,不必先谈方法,要紧的是先养成好读书、好买书的习惯。”读书,是一辈子的事。要把读书内化成一种习惯,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思想和行动上的自觉。当然,读书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需要的是日复一日的“打卡”坚持和始终如一的勤勉自律。保持对读书的兴趣与热忱,是坚持读书最为长久的动力源泉。

要多读经典之书。当代大学生面临的读书环境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书的种类、数量愈加丰富,可选择的阅读内容和阅读方式更加多元。面对海量图书,青年人当有所取舍。要选择那些蕴含着伟大思想和丰富价值的经典之书来读,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登高望远,在经典中“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寻求、借鉴和获得更多前行的动力。经典值得反复品读,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我读了很多次,在收获新知的同时,也让我对中国乡土社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要思行并重,手脚并用。过去,大家读书大多是一本书、一支笔、一个本子,很多人都养成了边读书边记笔记的习惯。时至今日,这仍然是让阅读更加专注的好方法,能够让我们沉浸其中,进行深度阅读,更加有效地吸收、消化书本上的知识。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读书,需要博学慎思、明辨笃行,要带着思考读,带着问题读,深入实践读。新时代青年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既要读好“有字之书”,又要善读“无字之书”,在学思践悟中磨练干事的本领,锻造解决问题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说,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大学是增长智识的黄金时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好读、乐读、善读,在读书中求得真学问,练好真本领,让青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迸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作者: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 王军杰)

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中心,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网作品的应注明“来源:中央民族大学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联系方式: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中心 mucxcb@muc.edu.cn

中央民族大学官方微信中央民族大学官方微博中央民族大学官方B站中央民族大学官方抖音
上一篇:守心望行
下一篇:青年